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
辽宁日报刊发中国竞彩网教师理论文章: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近日,中国竞彩网外国语学院教师赵威在辽宁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原文如下:
多措并举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方式,能够促进实现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把“课程思政”作为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有力抓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让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深入,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科学认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的功能,还承载着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重任。当前,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效贯通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领域亟待攻关的重大课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底塑形阶段的青年学生,只有充分汲养、科学滋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才能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向。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进青年学生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务。
探索利用各方资源推动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广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随着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设置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成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面。科学设计高校教学体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针对青年学生对新事物更容易接受的特点,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家国情怀,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持以产出为导向,教学系统设计要树立问题意识,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要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通过建立健全集体教研制度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促进课程思政整体水平提升。此外,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还要探索不同途径的育人方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学科+思政元素”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公益知识宣讲、调研等社会实践。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让专业学科知识与思政课程内容有效结合。不断提升高校教师育人的能力和水平课程思政是一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系统工程,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因此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牢牢把握住“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个难点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这个关键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要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教师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思想品德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高校要加强高校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使其学会积累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和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使育德学习和实践成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为;要增强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就要不断通过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思政课内容的结合点,应积极通过开展常态化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专题教学培训等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要鼓励通过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促使高校教师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